武汉市第二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建设
经过2-3年专业建设,完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武汉市、乃至全国的医药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创设教学情境,实施任务引领、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武汉市经济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创新教育(学)内容。教学内容力求体现卫生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努力与执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认证等内容接轨,突出教学内容的技能性、实践性,着重提高药剂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课堂理论教学应能突出课程知识特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学习指导,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研究的新进展并引入相应的教学内容,多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讨论、实例分析、流程设计、查阅资料等活动,注意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以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科学素质和职业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大并重视相应辅导课的设置。资格考试应试能力辅导,提高应试能力;(二)优化教学条件
二、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加大对药剂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增设一些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如超声波振荡提取器、多冲压片机、各类分析仪器,加大中药标本建设,规范建设中药标本室等,增加实验室数量,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
三、加大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在完成学校理论及实验教学的同时,进一步重视毕业实习工作,衔接好学校理论与实验教学-毕业实习-升学与就业各个环节,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新形势下中职药剂专业的培养方向以医院药学、药品营销、制药技术等为主。在现有实习加就业的基础上,扩大实习基地。在校学习后进入就业岗位前完成医院、生产、营销等不同岗位的实习内容,充分发挥带教老师指导引导作用,使其实现由学校到就业岗位的过渡。
四、与药品经营、生产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与省内外药品经营、生产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首先,成立医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签定“订单培养”协议的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技能考核方案、实训教材、师资配置、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其次,与签定“订单培养”协议的企业共建精品课程,共同研发实训校本教材。
六、建立校企合作互动平台。为了更好实现药剂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主要与企业合作,建立有校企宣传、校企师资库、医药企用人需求、药剂专业毕业生信息、医药发展最新动态等模块组成的校企合作信息化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