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康复技术(7204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1 | 康复技士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资格证书 | 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 |
2 | 康复保健 | 康复保健师 | 康复工程技术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残联及民政系统康复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康复、社区康复和养老机构康复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人格, 保护患者隐私。
(3)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4)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大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5)具有终生学习理念和不断创新精神。
(6)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7)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与康复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康复服务。
2.知识与能力
(1)了解康复技术专业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理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物理疗法操作能力。
(3)掌握运动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运动疗法操作能力。
(4)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作业疗法操作能力。
(5)熟悉言语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言语疗法的操作能力。
(6)熟悉康复工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操作能力。
(7)熟悉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操作能力。
(8)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交流。
(9)具有对康复对象进行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的能力。
(10)具有对各种康复治疗室及设施进行初步管理的能力,能对常用康复器械和设备进行简单养护与常见故障排除。
(11)具有开展社区康复、合理运用适宜的康复资源对康复对象实施康复治疗和健康维持的能力。
六、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 本科:康复治疗学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训练 | 【主要内容】学习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训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决策行动的技能,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征和个人特点,结合社会未来的发展,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提高就业能力,并最终找到一个能够发挥个人潜力、具有发展空间的理想职业。 | 36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主要内容】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 36 |
3 | 心理健康教育 | 【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调节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引发学生的心理感悟,帮助他们远离焦虑、自卑、抑郁的心境,从而达成行为上的正向改变,帮助中职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发自身的潜能,打造自信与阳光,最终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 36 |
4 | 语文 | 【主要内容】汉字规范书写、职场通用写作、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职场信息阅读,国学经典诵读。 【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 216 |
5 | 数学 | 【主要内容】不等式、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向量等方面的计算知识,集合与逻辑用语、指数与对数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等应用数学的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的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 216 |
6 | 英语 | 【主要内容】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216 |
7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主要内容】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 144 |
8 | 体育与健康 | 【主要内容】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项目。 【教学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 72 |
9 | 医学伦理学 | 【主要内容】医学道德的基本要求理论、原则、规范、范畴、评价、教育及修养等。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道德的基本要求,自觉运用医德规范来调整和约束自己的医德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 36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解剖生理学基础 | 了解人体正常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和机制。能在解剖标本上正确辨认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并能运用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正常的生命现象。会运用解剖生理学基本知识分析临床康复问题。 | 144 |
2 | 疾病学基础 | 了解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免疫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掌握常见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作用及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能在显微镜下正确的辨认各种致病微生物及病变器官的病理改变。会运用疾病学基础知识分析临床疾病的发生机理。 | 72 |
3 | 临床医学概要 | 了解本专业相关的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辅助检查。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知识、临床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能用正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会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资料初步分析诊断常见疾病。 | 144 |
4 | 康复评定 | 了解康复评定目的、常用评定工具和仪器的基本性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康复功能评定的基本内容。能为患者实施康复功能评定操作。会分析康复功能评定所得的结果。 | 72 |
5 | 理疗 | 了解各种常用物理因子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各种常用物理因子疗法适应证、禁忌证。能正确为患者进行电疗、光疗、超声波疗法、热疗、磁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会操作各种常用理疗仪器,按照理疗处方执行理疗操作。 | 72 |
6 | 运动疗法 | 了解各种运动疗法的作用机理。掌握常用运动疗法操作要点。能为患者进行各种牵伸手法治疗、关节松动术治疗、牵引术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和肌张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放松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转移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等。会合理运用运动治疗技术和仪器设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 72 |
7 | 作业疗法 | 了解作业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掌握治疗性作业活动、日常活动能力的训练、感觉障碍的训练、认知及知觉能力的训练、辅助技术等常用作业疗法的基本知识。能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会合理运用作业治疗仪器设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 54 |
8 | 言语疗法 | 了解言语疗法的基本知识。掌握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听力语言障碍的基本知识和治疗原则。能对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听力语言障碍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和功能训练。会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助听器选配。 | 36 |
9 | 康复工程 | 了解康复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假肢、矫形器、自助器具和助行器具的选择原则。能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假肢和助行器具。会为患者正确选择自助器具和制作矫形器具。 | 36 |
10 |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 了解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的基本理论、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掌握经络、腧穴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常用腧穴、主治和常用的推拿手法分类和适应证选择。能利用指量取穴法、自然标志取穴法和简便取穴法进行腧穴的定位。会为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 1088 |
11 | 常见疾病康复 | 了解康复科室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和预后。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能独立进行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技术操作。会分析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功能问题,制订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客观评定康复效果。 | 144 |
2.专业选修课
(1)药物学基础。
(2)中医学基础。
3.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为强化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等而开设的综合性实训项目。主要内容如:阶段性医院或康复机构见习、毕业实习前的综合实训、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实践技能训练等。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共 40周,医院实习 32周,康复中心、基层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等实习 8 周。实习医院原则上安排在县级以上教学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轮流实习的主要科室包括综合医院康复科、理疗科、针灸推拿科室、内科、外科等,通过实习,让学生掌握康复技术专业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操作, 能规范地进行各种康复疗法的操作。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 12 周,周学时一般为 28 学时,临床实习按照每周 30 小时(1 小时折合 1 学时)安排,3 年总学时数为3 000—3 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 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学时及主要选修课内容。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康复技术专业 | ||||||||||||||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学年学期安排课程时数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总计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考试 | 考查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
公共基础课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36 | 36 | √ | 2/18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6 | 36 | √ | 2/18 | |||||||||
3 | 语文 | 216 | 216 | √ | 4/18 | 4/18 | 4/18 | |||||||
4 | 数学 | 216 | 216 | √ | 4/18 | 4/18 | 4/18 | |||||||
5 | 英语 | 180 | 180 | √ | 4/18 | 4/18 | 2/18 | |||||||
6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44 | 36 | 108 | √ | 4/18 | 4/18 | |||||||
7 | 体育与健康 | 72 | 12 | 60 | √ | 2/18 | 2/18 | |||||||
8 | 医学伦理学 | 36 | 30 | 6 | √ | 2/18 | ||||||||
9 | 心理健康教育 | 36 | 30 | 6 | √ | 2/18 | ||||||||
小计 | 972 | 792 | 180 | √ | ||||||||||
专业技能课 | 8 | 解剖生理学基础 | 144 | 96 | 48 | √ | 4/18 | 4/18 | ||||||
9 | 疾病学基础 | 72 | 54 | 18 | √ | 4/18 | ||||||||
10 | 临床医学概要 | 144 | 96 | 48 | √ | 4/18 | 4/18 | |||||||
11 | 康复评定技术 | 72 | 54 | 18 | √ | 4/18 | ||||||||
12 | 理疗 | 72 | 36 | 36 | √ | 4/18 | ||||||||
13 | 运动疗法 | 72 | 36 | 36 | √ | 4/18 | ||||||||
14 | 作业疗法 | 54 | 28 | 26 | √ | 3/18 | ||||||||
15 | 言语疗法 | 36 | 18 | 18 | √ | 2/18 | ||||||||
16 | 康复工程 | 36 | 18 | 18 | √ | 2/18 | ||||||||
17 |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 108 | 32 | 76 | √ | 6/18 | ||||||||
18 | 常见疾病康复 | 144 | 48 | 96 | √ | 8/18 | ||||||||
小计 | 954 | 516 | 438 | |||||||||||
选修课 | 19 | 安全教育 | 36 | 18 | 18 | √ | ||||||||
20 | 现代礼仪 | 36 | 18 | 18 | √ | 4/18 | ||||||||
21 | 药物学基础 | 72 | 54 | 18 | 4/18 | |||||||||
22 | 中医学基础 | 72 | 54 | 18 | ||||||||||
小计 | 216 | 144 | 72 | |||||||||||
23 | 相关证书考试实训 | 90 | 30 | 60 | ||||||||||
综合实训 | 60 | 60 | 6/18 | |||||||||||
毕业实习 | 1200 | 1200 | 20周 | 20周 | ||||||||||
小计 | 1350 | 30 | 1320 | |||||||||||
合计 | 3492 | 1482 | 2010 | |||||||||||
(二)课程学时分配及比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一体化 | 合计 | 占总学时(%) |
公共基础课 | 7 | 732 | 168 | 108 | 972 | 27.84% |
专业技能课 | 11 | 516 | 438 | 263 | 954 | 27.32% |
选 修 课 | 5 | 144 | 222 | 108 | 366 | 10.48% |
毕业实习 | 1200 | 1200 | 34.36% | |||
合 计 | 23 | 1482 | 2010 | 479 | 3492 | 100% |
(三)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单位:周)
内 容 | 学 期 | 合计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1 | 1 | |||||
毕业教育 | 1 | 1 | |||||
理论教学 | 13 | 12 | 13 | 9 | 47 | ||
实践教学 | 5 | 6 | 5 | 9 | 25 | ||
考 试 | 1 | 1 | 1 | 1 | 4 | ||
生产实习与毕业实践 | 20 | 20 | 40 | ||||
机 动 | 1 | 1 | 1 | 1 | 4 | ||
寒 暑 假 | 4 | 8 | 4 | 8 | 24 | ||
合 计 | 25 | 28 | 24 | 28 | 20 | 21 | 146 |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0人以上;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60%;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2.专业教师寒暑假定期深入企业工作一线,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教师中,有4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在当地护理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教学研究和科研能力素质优秀,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经历,在学校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良好的引领作用。
3.建立稳定的行业专家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康复技术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研究和认识,在学校教学及对专任教师的指导等专业建设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4.专任教师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相关执业资格证书。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室具备康复评定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实训室、康复工程技术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等实训室,主要工具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1 | 康复评定实训室 | 握力计 | 1 个 /10 生组 |
捏力计 | 1 个 /10 生组 | ||
叩诊锤 | 1 个 /10 生组 | ||
手功能作业评定箱 | 1 个 / 实训室 | ||
通用量角器 | 1 个 /10 生组 | ||
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 | 1 个 / 实训室 | ||
手指关节量角器 | 1 个 /10 生组 | ||
2 | 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 | (1)运动疗法类 | |
PT 床 | 1 张 /20 生组 | ||
多体位治疗床 | 1 张 / 实训室 | ||
平行杠 | 1 付 / 实训室 | ||
姿势镜 | 1 台 / 实训室 | ||
股四头肌训练器 | 1 套 / 实训室 | ||
双人站立架 | 1 套 / 实训室 | ||
踝关节矫正板 | 1 套 / 实训室 | ||
哑铃车(含哑铃) | 1 套 / 实训室 | ||
医用跑台 | 1 套 / 实训室 | ||
肋木架 | 1 套 / 实训室 | ||
Bobath 训练球 | 1 个 /10 生组 | ||
体操棒 | 1 个 /10 生组 | ||
助行器 | 1 个 /10 生组 | ||
功能牵引网架(含滑轮、吊带) | 1 套 / 实训室 | ||
功率自行车或手摇功能车 | 1 套 / 实训室 | ||
电动起立床 | 1 套 / 实训室 | ||
颈椎牵引仪 | 1 套 / 实训室 | ||
腰椎牵引仪 | 1 套 / 实训室 | ||
楔形垫 | 1 套 / 实训室 | ||
二向阶梯 / 三向阶梯 | 1 套 / 实训室 | ||
(2)理疗类 | |||
直流电疗仪 | 1 台 / 实训室 | ||
低频电疗仪 | 1 台 / 实训室 | ||
中频电疗仪 | 1 台 / 实训室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2 | 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 | 超短波治疗仪 | 1 台 / 实训室 |
紫外线治疗仪 | 1 台 / 实训室 | ||
蜡疗设备 | 1 台 / 实训室 | ||
超声波治疗仪 | 1 台 / 实训室 | ||
热磁治疗仪 | 1 台 / 实训室 | ||
红外线灯 | 1 台 / 实训室 | ||
(3)作业疗法类 | |||
OT 桌 | 1 台 / 实训室 | ||
OT 综合训练台 | 1 台 / 实训室 | ||
砂磨台 | 1 台 / 实训室 | ||
分指板 | 1 套 / 实训室 | ||
几何插板 | 1 套 / 实训室 | ||
仿真水果 | 1 套 / 实训室 | ||
滚筒 | 1 套 / 实训室 | ||
重锤手指训练器 | 1 台 / 实训室 | ||
橡筋手指功能训练器 | 1 台 / 实训室 | ||
手平衡协调训练器 | 1 台 / 实训室 | ||
手指阶梯训练架 | 1 台 / 实训室 | ||
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 | 1 台 / 实训室 | ||
穿衣板 | 1 台 / 实训室 | ||
(4)言语疗法类 | |||
失语症评定与训练卡片 | 1 套 / 实训室 | ||
构音障碍评定与训练卡片 | 1 套 / 实训室 | ||
语言发育迟缓评定与训练卡片 | 1 套 / 实训室 | ||
言语诊治仪 | 1 套 / 实训室 | ||
吞咽治疗仪 | 1 套 / 实训室 | ||
认知训练用卡片 | 1 套 / 实训室 | ||
(5)康复工程类 | |||
助行器(偏瘫助行器、截瘫助行器) | 1 副 /10 生组 | ||
拐杖(手拐、肘拐、腋拐) | 各 1 副 /10 生组 | ||
轮椅 | 1 个 /20 生组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2 | 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 | 矫形器具(上肢、下肢、脊柱) | 1 套 / 实训室 |
假肢(上肢、下肢) | 1 套 / 实训室 | ||
低温热塑板材 | 1 套 / 实训室 | ||
恒温水浴箱 | 1 套 / 实训室 | ||
3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实训室 | 经络腧穴模型人 | 1 个 /10 生组 |
针灸器械包 | 1 套 /10 生组 | ||
温灸器具 | 1 套 /10 生组 | ||
玻璃火罐 | 1 个 /4 生组 | ||
耳穴模型 | 1 具 /20 生组 | ||
推拿床 | 1 张 /20 生组 | ||
电针仪 | 1 个 /20 生组 | ||
传统功法录像带 | 1 套 / 实训室 |
2.校外实训基地
(1)学校建立了满足康复技术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类。
(2)选择教学医院、综合医院为教学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基地的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业务范围能满足见习教学项目的要求。
(3)选择教学医院、综合医院及与专业技能方向相关的机构为毕业实习基地,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等能满足毕业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
(4)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书,明确管理职责;学校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
(三)教学资源
1.网络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模拟病房;
2.文本资源:人才培养方案、教案、讲稿、习题集;
3.教材选用:国家卫生部规定教材;
4.参考资源:相关网站、不同版本的参考书籍;
5.实训条件:实训室20个,教学用具、图库等。
(四)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通常采用(1)示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2)模拟教学法:是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3)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1.学习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吸纳家长、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评价,重视毕业生跟踪评价。
2.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评价内容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质量等。
3.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按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进行,理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康复工程、常见的疾病康复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应有技能考核。
4.毕业实习要进行出科考核,毕业考试科目有理疗、运动疗法、常见的疾病康复或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康复保健师资格证书。
(六)质量管理
1.教学管理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的实施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2.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体现专业特点,保证“教、学、做”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为实现学生的早临床、多临床,应合理安排课程,调配教师,组织与管理好教学,提高校内实训室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完成见习、实习计划。
3.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共同保证本标准的实施质量。
4.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毕业要求
学生达到以下要求,准予毕业:
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
2.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且成绩合格(含顶岗实习鉴定合格);
3.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为方便就业,建议取得下列证书:
1)普通话等级证书; 2)获得本专业相关的(如计算机一级)资格证书